桌游简评:Dominant Species

邱卓成游戏简介

《Dominant Species》的主题很罕见,描写各类动物在冰河世纪来临时如何求存、如何竞争、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每个玩家扮演一种动物类别(例如哺乳类、鸟类、昆虫类)。一开始所有玩家所知的地理范围很小,而所能够适应的环境元素也很少。每种动物类别会渐渐进化,学习适应新的环境元素,或对已经适应的环境元素适应得更好。玩家也会改变地球的环境。一开始只有一块冰原,可是它会渐渐扩散,让环境变得越来越难居住。玩家也会去发现新地域,寻找适合自己的动物族群生活的地方。动物在进化,地球环境在变化,玩家通过各方式得分,最后最高分的人赢。

游戏中最重要的两个观念就是适应力(游戏中叫Dominance)和群众力(游戏中叫Domination)。计算适应力,要比较玩家的动物类别所能够适应的环境元素,和地块上的元素。如果适应力比其他同在的动物类别高,就叫做有适应力优势。计算群众力比较简单,只需要比较地块上动物数目。群众力重要在每次有做地块计分,是比较群众力来得分的,而适应力是地块计分后用来决定谁可以拿优势牌。优势牌有各种不同的效果,有些是影响很大的,有害人的也有帮自己的。

Dominant Species

游戏开始。这是基本设置。

Dominant Species

我的动物类别是两栖类,基本适应能力是三个水,所以只剩下三个空位可以适应别的环境元素。其他的动物的基本适应能力只有两个元素。

游戏的机制是工人指派(是不是可以这样翻译worker placement?)。图板的一边列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玩家可以执行的行动,每一种都有一些空位可以下棋子。每一回合开始时玩家轮流将棋子放在这些空位上,放完后就从上至下一个一个执行。这很像《帝国时代3》(Age of Empires III)。除了前面说过的动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元素、发现新地块、冰原扩散,还可以更改地球上的环境元素、可以繁殖、可以杀死别的动物、可以迁移。这些行动中有些可以得分。地块计分也是可以执行的行动之一,每次执行只可以选一个地块,所以执行玩家通常会想选一个自己适应力优势和群众力优势都有的地块。

Dominant Species

这是工人指派(worker placement)的部分。黑眼睛标志就是可以放工人的地方。

有些情况之下动物会退化,也就是变得无法适应一些元素。这可要提防,因为如果有些地块已经没有自己的动物可以适应的元素,在那里的动物将会绝种。每一个玩家的动物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死太多,会变得没得生。

游戏在冰河世纪牌执行后结束,而这张牌是优势牌牌叠最底下的一张牌。所以游戏的快慢是玩家能控制的。优势牌用得快,游戏就比较快结束。游戏结束时,会有两个很重要的计分,一个是计算每一个动物类别在多少个地块上有适应力优势来得分(最高可得45分),另一个是每一个地块都做一次地块计分(也就是比较群众力)。

Dominant Species

有些环境元素如果没有被用掉,会继续留在图板上,影响下一回合。例如这里有一个太阳元素在退化(Regression)格子里。上一个回合它是在适应(Adaptation)格子里的,可是没人拿,就会掉到退化格子里。这一回合有太阳元素的动物会退化,会少一个太阳元素。

游戏体验

我、Allen、阿Han玩了两次。第一次我是两栖类、Allen是爬行类、Han是鸟类。第一次玩对于适应能力比较粗心,我有很多动物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绝种,当中包括被别人害的。我勉勉强强跟得上分数,不过图板上的状况不太好。我比较少做发现新地块和冰原扩散的行动。这些是有分拿的,虽然每一次的分数不算很多,可是累计起来也不少。我往往沦落到要攻击阿Han和Allen,以减少他们动物的数量。不过每一个攻击行动最多也只能杀三个动物,所以他们都费事(懒得)跟我斗杀。在食物链(food chain)里我的两栖类是排行最低的,所以每次做地块计分的时候我会比较吃亏,因为如果动物数目一样的话,食物链上排行高的动物类别会排前面,拿比较高的分数。我到游戏中段还能跟得上分数,是因为别人选择做地块计分的地块,我往往都是动物数量排第二的,所以也有分拿。

Dominant Species

游戏刚刚开始没多久。冰原(白色比较小的地块)已经开始扩散。

大部分时间Allen在分数上领先。不过接近尾声时的适应力优势计分,阿Han有很多地块都有适应力优势,分数大跃进,超过了Allen的分数,最后取得胜利。阿Han的适应力政策是“专”。他所控制的鸟类一开始就已经适应两个果子环境元素。后来他还继续选择把果子适应力加到他的鸟类上,所以有果子的地块,大部分都是他取得适应力优势。起初我们看不出那环境元素是果子,乍一看有点像胸围,所以我和Allen都叫阿Han胸围之王。

Dominant Species

黄色胸围。

这一局里最抢手的行动是地块计分,因为除了可以选择哪一个地块计分,还可以执行优势牌。优势牌有的时候是很厉害的。所以做地块计分有多重意义,可以利己(得分也好、选优势牌也好)、可以减少别人的获益、可以害别人、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别人害。有的时候就算帮不到自己、害不到别人、只拿来保护自己也是值得的。我在想别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玩,是不是我们把这地块计分的重要性看得太高了。

Dominant Species

接近尾声。你看阿Han的黄色圆椎形,好多啊!

Dominant Species

海洋(深蓝色)是可以生很多孩子的地方。

第二次玩,我们玩另外三种动物类别。阿Han是哺乳类、我是蜘蛛类、Allen是昆虫类。这一次我们不用基本的游戏设置,而用乱数设置,这样可以比较多变化,而且也没有那么麻烦。这一次我们学乖了,比较少犯错,所以分数一直都相差不远。虽然是第二次玩,我们还是玩了两个半小时,和第一次差不多。这游戏里可以做的事很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事都必须一步一步地做,不可以同时进行。我和阿Han、Allen玩游戏时很常喜欢同时执行行动,因为可以省很多时间。在《Dominant Species》里就比较少机会用这招了。

Dominant Species

第二局我们用乱数设置,地块和环境元素的分布不平均。

阿Han上一次凭适应力优势得分拿了45分(满分),所以这次我记住要提防他。可是结果还是被他拿满分,因为他的适应力和地块元素调整还是做的比我们好。不过这次我选择了专注冰原生还牌得分,拿了很多分。这张冰原生还牌是每一回合交给冰原上最多动物的玩家的,而该玩家可以得到的分数就看有多少块冰原上有他的动物。所以游戏初期这张牌不值多少分,可是后期可以很高分。我是靠这张牌拿了几次二十多分,最后胜出。

这一局里其中最毒的两着都是Allen下的。游戏第一回合他执行了一张枯萎牌(优势牌之一),把中央地块的五个环境元素丢掉。这把阿Han害得很惨,因为被丢掉两个他需要的元素。Allen自己则无关痛痒,因为被丢掉的元素没有一个是他需要的。到游戏后期,Allen做了一次荒地行动(Wasteland)。这次是害了我。荒地行动是可以把所有冰原上的一种元素丢掉,而他选择丢掉的太阳元素是我所需要的。突然间我的一些动物要面临绝种危机,我的适应力优势大减,而且如果冰原上的动物死了,我的冰原生还分数会少很多。幸好那回合里我有做发现新地块,而就是这新地块救了我在两个冰原上的动物,因为我把它放在那两个冰原旁边,然后添一个我的动物类别所需要的元素。而且那新地块是沼泽,是分数很高的。那时候阿Han和Allen附近都没有动物,所以有两个回合是我在那里独自得分。

Dominant Species

Allen用这张枯萎牌害得阿Han很惨。

Dominant Species

接近尾声。这一次多数地块都有所有类别的动物。

邱卓成

不要以为我在做黑社会谈判,“我要你赔偿六万块,一分钱都不能少!”。我只是在算怎样做六次迁移来保住冰原上的领先位置。

游戏简评

有人说《Dominant Species》是很复杂的游戏。其实它不算太复杂,只是游戏中的很多行动都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变得玩家要考虑很多后果。每一回合开始,都要好好分析新的优势牌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图板上的状况、分析各种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游戏是全公开资料的(open information),所以要算的话,所有可能性都可以算得出来,不过要这样做的话那游戏可要玩到天亮。所以我比较喜欢一半靠快速分析,一半凭直觉做决定。

有人说游戏很混乱(chaotic),我不赞同。游戏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变动,可是这些都是玩家推动的,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在玩家的掌握中的,只看你决定优先做什么事。游戏中的乱数成份其实不多,只有优势牌出现的顺序,还有可以选择的环境元素。而这些在每一回合开始时就已经定下来了,大家都可以按照这些公开资料去计划要做什么事。

计算适应力优势是有点麻烦,难怪需要用圆锥形来做记号。有了这些圆锥形,还是需要常常重算,看看是不是需要更新。我个人认为麻烦不是大问题,只要游戏好玩。有人说游戏配件差,我觉得没问题,最重要是实用。只要不太丑就好了。我完全不觉得《蒸汽世纪》(Age of Steam)的配件有什么问题。

《Dominant Species》可以说是个区域竞争(area majority)游戏,因为群众力的斗争其实就是区域竞争。我通常对区域竞不太感兴趣,可是《Dominant Species》还有很多很有趣的机制,我觉得是一个很不错的游戏。

游戏结束时的两次主要的计分是很重要的,所以玩家必须好好准备。整个游戏都朝向最后这高潮,所以玩家必须有长远目光。游戏玩起来可以很残忍,有的时候绝情的一着可以把对手害得很惨,真的可以搞得人家绝子绝孙。要有心理准备啊。生存游戏,本来就应该是斗得很激烈的。

桌游评测:Tammany Hall(坦幕尼大厅)

游戏概述

邱卓成纽约市的Tammany Hall(坦慕尼大厅)机构于1790年代成立,一直掌控着纽约的新移民,直到1960年代才废除。《Tammany Hall》这游戏的时代背景是1850-1870年代,那时大量来自欧洲的新移民来到纽约定居。游戏中各玩家扮演纽约的政治人物,通过四次的选举(每四年一次,每一回合代表一年),在各选区当选来得分。游戏中要协助各国籍的新移民(英国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安顿下来,从而获取他们的支持,也要利用各国籍新移民的分布及影响力帮助自己取得政治胜利。

每一轮里可以做的事很简单——派遣两个部下到选区,或派一个部下和接一个新移民。部下基本上就是候选人和支持者。一个选区要有你的部下你才可以去竞选。每一个部下也代表一票。不过同一个选区派太多部下可不好,因为每一次选举过后,只有当选者的一个部下可以留下,其他的全部要撤离。如果当选者有超过一个部下,那么多余的部下也得滚蛋。接新移民来纽约时可以自由选择把他们安顿在哪一个选区。接他们来首先他们会欠你一个人情。英文规则里用"favour chips"这字眼,我们就叫人情债吧。人情债是这游戏中唯一的货币,十分关键。每次帮助了一个国籍的人,例如德国人,就会得到一份该国籍的人情债。而这些人情债在选举时可以变成选票。当和对手竞争某一个选区的时候,会进行同步式投标(也就是盲标 / blind bidding),用的就是这些人情债。选区里有哪一些国籍的新移民,就可以用哪一种人情债。一份人情债代表一票。所以管理新移民的分布是很重要的,会影响你在哪一些选区会有竞争力。

Tammany Hall

所有重要的资料都有在图板上。很实用。

Tammany Hall

方块是新移民。头与肩棋子是个玩家的部下。

选举结束后,要比较每个玩家的选区,看看各国籍谁控制的选民最多。控制最多的玩家会得到额外的人情债。赢得最多选区的玩家当选市长,得3分。市长必须分派各职位给其他玩家。这些职位其实就是一些特别能力,有效致下一次选举。例如副市长可以获取额外的人情债、警察总长可以把新移民赶走。这些特别能力如果用得恰当可以很厉害。

另外还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诽谤对手,也就是使用人情债将对手的部下踢走。诽谤是每四年才可以用一次的,所以要好好珍惜。被诽谤可以很糟糕,所以必须小心提防。如果可以忍得住不诽谤对手的话,每少诽谤一次可得1分。

游戏体验

我、阿Han、Allen三个人玩。我猜想四五个人玩会比较有趣,但三个人玩起来也算不错。三个人玩的话,一开始只用图板的三分之一,到游戏中段才会使用所有区域。游戏设计用这个方式来逼使玩家互相竞争。游戏初段,我的势力扩充不很理想,第一次选举时所当选的选区都是人口比较少的,所以我掌握的人情债就比较少了。在第二阶段,我就专注于新开发选区,因为人口少,阿Han和Allen不太看得上眼,所以竞争比较少。哪里知道竟然在第二次选举被我当上了市长。当选的选区人口有多密集会影响是不是能得到各国籍新移民的支持,可是对于当市长来说,每一个选区,不管人口多少,都只值一票。另外还有一个让我当上市长的原因就是我在选举前夕所出的贱招。我在两个本来只有阿Han的候选人的选区各派了一个我自己的候选人,然后我利用诽谤将他的两个候选人赶走。由于那时候的次序是他先我后,我下了这着,他已经没机会补救或还手,大选已经到了。

Tammany Hall

三个人玩的话,游戏开始时只用这区域。

Tammany Hall

平时我爱用绿色,不过《Tammany Hall》里玩家没得选绿色,所以我就选了紫色。中间那行是人情债,绿色是爱尔兰人的、蓝色意大利人、白色英国人、橙色德国人。

Tammany Hall

我(紫色)只有爱尔兰人的爱戴。阿Han(黄色)有英国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支持,Allen(红色)也有英国人和德国人支持。

游戏中段,我的分数领先。不过我知道那只是个假象,因为图板上我的势力是比较弱的,我所掌控的选区都是小选区。而且现在阿Han和Allen看过了我示范怎样“好好利用”诽谤,我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因为当市长的人是起始玩家。我先下,那后面被别人诽谤就没得好还手了。不过现在大家知道了诽谤的威力,也就比较会防备了,例如多派一个部下(诽谤只能赶走对手的一个部下)。

有几次选举的时候,我分别对阿Han和Allen提出交涉。当我们知道那次选举会有几个互相竞争的选区时,我就建议不如双方事先谈妥怎样分地盘,这样就不用在盲标时损兵折将,浪费人情债。人情债可以留来在别的选区竞争。何乐而不为。不过,不知道这是不是违反了游戏的精神和设计师的原意。我想我会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不确定因素。如果有些事情可以事先谈妥,就可以除去一些不安,让自己比较容易掌握其他的选区该怎样去竞争。

第三次选举结束时,我的情况可糟糕了,只剩下两个选区(整个图板有十五个选区)。不知是不是我的交涉手段不够高明。第三次选举是Allen当市长。游戏最后阶段主要是他和阿Han在斗。我已经是没什么威胁性了。我的唯一希望就是引他们两个斗个你死我活,那么也许有点机会从中偷鸡。在最后的选举,阿Han大占上风,也许是因为没当市长,因为没当市长的玩家都会被市长封官,能享有特权。很意外的,我的情势也有点进步。阿Han赢得最多选区,当上市长。他和我都掌控比较多国籍的新移民(游戏结束有算分)。游戏结束阿Han胜出,而我竟然还可以拿第二名。

阿Han告诉我们他的策略。在第三次选举的时候,他故意计算到不要让自己当市长,刚刚好就是比Allen少赢一个选区。这样他在图板上的势力还是很强,而同时在第四阶段时又可以享有特权,更没有当起始玩家的风险。

Tammany Hall

左下角的标志表示在这选区获胜的玩家可以得到一个人情债。只有少部分选区有这种特别奖励。

Tammany Hall

中间的白色长方形就是坦慕尼大厅。

游戏简评

Tammany Hall《Tammany Hall》是个区域竞争(area majority)游戏。它独特的地方在于要思考两个层面的区域竞争——选区的竞争,还有四个国籍的新移民的竞争。每个选区值一分,不管人口多少。可是能得到各国籍新移民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人情债要用来竞选、要用来诽谤,到游戏结束还要用来得分。如何平衡这两个层面是个很有意思的挑战。

新移民的分布,和自己所能掌握的人情债,限制了可以竞争的选区,所以一定要十分注意,还有要想办法去掌控,将之变得有利于自己。举个例子,你在某一个选区的对手有很多意大利人的人情债。如果你有办法令那选区的意大利人搬走,那么你的对手的势力就会突然被削弱。同样的,如果你有很多德国人的人情债,而你很想进军一个爱尔兰人密集的选区。如果你有办法让一家德国人搬进这选区,那么你的那一大堆德国人情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Tammany Hall》里每一轮可以做的事很简单,可是每一举一动都可以是影响深远的,要好好想清楚。盲标可以很刺激,可是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因为有的时候如果一直猜错对手的想法,会败得很惨。有一点变成猜忌游戏了。不过每一次盲标之前,所有玩家手上的人情债都必须公开,所以就算是盲标,也是在很清楚状况之下进行的。

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游戏是Doug Eckhard设计,StrataMax Inc出版,要是有人告诉我这是Martin Wallace设计、Treefrog或Warfrog出版,我会信以为真。游戏的背景是一个很独特的年代,题材也很清晰。游戏属于中量级和重量级之间。竞争性高、互动性高。规则书有写到Martin Wallace有参与游戏的开发,难怪有点他的味道。而且美术设计是Peter Dennis,正是Martin Wallace最常用的,也是我很喜欢的。

桌游评测:Inca Empire(印加帝国)

邱卓成游戏概述

《印加帝国》(Inca Empire)原本是一家小出版社Hangman Games在2004年出版的游戏,原名Tahuantinsuyu。那个时候我已经有在留意这游戏,可是由于是限量出版,不容易买得到,而且价钱有点贵,所以结果没有买,也没有机会试玩。现在Z-Man Games再版,游戏配件比旧版好得多了,能让更多玩家有机会玩,实在是好事。

游戏描述印加帝国的崛起。玩家是管理不同区域的大官,要互相竞争为帝国南征北伐、建立城镇神殿、策划自己的道路网络。每一轮你可以免费起两条道路,然后做一件事:可以讨伐新土地、或多建一条路(收费)、或建一个建筑物。讨伐新土地可以获取人力来源(也可以得分),以后每一个阶段开始可以拿劳工。劳工是游戏中唯一的货币,要建其他的东西全部都要付出劳工。不同的建筑需要不同数目的劳工。完成建筑的时候可以得分,而以后每一阶段结束、做算分的时候,每一个你的道路网络接到的建筑都会为你加分,不管是你建的还是别人建的。所以这游戏中一定要尽量接到别人的建筑,占他们的便宜。

Inca Empire

大家都是从首都库斯科开始的。圆形的标记代表各个区域的当地居民。大数字代表他们对外的抵抗,人形轮廓代表提供多少劳工,小数字代表分数。已经翻开来的表示已经可以征服,还没翻开来的则需要把道路伸延到那里才可以翻开来。

Inca Empire

上:道路、劳工标记、玩家顺序标记。下:事件牌(牌背)、参考卡(列出各种建筑需要多少劳工去建,还有值多少分)。

游戏中还有另一个很重要,也很独特的部分,就是事件牌。有好的、有坏的。特别在于下牌的时候是要下在两个玩家之间,影响两个玩家(包括可以影响自己)。如果有好牌,当然会想下给自己,可是这也会帮了其中一个自己的邻居。有坏牌,当然最理想是下在不影响自己的地方。可是不是每一次都会有空位可以下。事件牌有很多种,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有的好牌不一定会帮到别人,有的坏牌也不一定会害到自己。每人手中一定会有三张牌可以选,下了牌就要摸牌。下牌的次序很重要,是落后的人先下,领先的人最后下。所以越是领先的人会越吃亏,因为选择少了,也比较容易被别人害。玩家顺序很常要更新,分数落后的人会得到优先权。这些为难领先者、帮助落后者的规则跟《电力公司》(Power Grid)很像,不过目前我觉得没有《电力公司》那么严苛。

Inca Empire

事件牌图板。每张事件牌只影响它邻接那两个颜色所代表的玩家。

Inca Empire

游戏的时间表。用黑色那个标记一步一步走,照着时间表做就可以了,很方便。

亲身体验

我们四个人玩:Jeff,Kevin,Jimmy和我。游戏可以三或四个人玩,最理想人数应该是四个人。游戏初期我们都在斗快讨伐新土地,争取人力来源。可是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的劳工太多了。每当一个阶段结束,劳工就会放假回家,只剩下少部分的可以留着。所以如果不乘阶段结束前多做一些大工程,没有用到的劳工就等于浪费了。所以我们很快就开始努力搞建筑了。

我们很努力的把自己的道路网络接到别人建的建筑。我在南边,可是大部分的路都往北发展。Kevin在北边,而他也是有很多路是往南发展。这一局里有蛮多边疆的地区没有被讨伐,因为我们都忙着在互相占便宜,国境内的道路穿穿插插、很多重叠,好像一些腐败政府部门为了确保明年的拨款,不需要起的路也照样起,浪费纳税人的钱。我们有很多建筑是有三个或所有四个玩家都接得到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们不够努力阻止对手,只顾着自己的扩充。

Inca Empire

蓝色的是城市,橙色的是军营。当然,要建城市需要比较多劳工,得分也比较多。

Inca Empire

分数标记很可爱。应该是印加小王子吧?

游戏有六个计分回合。在早期的计分回合,我们的分数只有10分左右。可是到了后来,可以高达50分左右。所以早期的优势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长远的计划。早期Kevin领先,Jimmy第二,而我和Jeff被抛得远远的,不过因为这样,每次下事件牌的时候多数是Kevin和Jimmy中招,除非Jeff或我有很好的好牌要下给自己。到下半局,我的网络做得很广,分数超越了Kevin和Jimmy。那时候就轮到我要受罪了。有一次甚至连中两张“少一条路”事件牌,也就是说根本没得好建马路,除非我选择不做建筑,用劳工来建马路。

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我建议使用游戏的其中一个变化规则(variant),就是皮萨罗的到来。通常最后一个阶段是有四个建筑回合的,可是如果加了皮萨罗的变化规则,就每次做完建筑回合,要检查游戏是不是会马上结束。这样会添一点不确定因素。我其实是因为需要早点离开,所以才建议用这个变化规则。哪里知道皮萨罗到了最后一个建筑回合才到达南美洲,所以我还是迟了离开。不过我觉得加了这个变化比较刺激、比较好玩,虽然我估计我是被它害得没得胜出。在最后的阶段,Jimmy有一张朝圣牌。如果他的道路接到特定的神殿,他可以放弃做建筑,去做朝圣来得分。他共做了三次,每次7分。游戏结束他以比我多4分赢了。如果游戏早结束,也许我有机会胜出。不过当然最关键就是那张朝圣牌。我们都想不起是谁下的。Jimmy说不是他自己下的,其他的人都不记得。有鬼了。

Inca Empire

从上面这张照片可看出各玩家的扩充方向。我(绿色)从首都南部出发,但大部分都是向北发展,所有其他玩家的道路往南走都走得比我得更远。Jimmy(褐色)从首都西部开始,南北都走,主要是沿着西海岸。Kevin(蓝色)从首都北部开始,在北方扩展得比较广,但也有往南伸延。Jeff(橙色)从首都东部开始,主要是向南发展。

Inca Empire

黄色的方块是神殿,通常只能建在城市里,但偶尔可以建在军营里。

感觉想法

《印加帝国》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做建筑争取一次性的得分,(二)建立道路网络确保长期的得分,(三)事件牌所添的色彩。游戏中有很多东西要考量,可是每一次轮到你,你需要做的事很简单:建两条路、然后再建一样东西。所以游戏的节奏是很快的。当然,由于游戏差不多是完全公开信息的,所以要分析得很详细的人会玩得很慢。最好是还没轮到自己的时候先想好要做什么、准备好几个可以做的事。那么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决定要做什么。

我觉得《印加帝国》是需要长远计划的,要好好策划自己的道路要怎么建。建得好,很有满足感。而在短期,也是有很多东西要考量。做建筑的时候要尽量建远一点,不要太方便别人把道路接过来。建道路的时候要尽量阻扰别人。要想得更多的话,甚至可以考量怎样得分会刚刚好比别人少一点点,因为身为落后的玩家会比较有优势。游戏有很高的互动性,因为大家都要互相占便宜,事件牌对互相的影响可以很大。另外还要斗快把道路建到可以建城镇的地点、或可以征服的新区域。

《印加帝国》算是个重量级游戏,要玩大约两个小时。我认为是个很不错的游戏,现在再版,实在是游戏爱好者的福气。